抵制网络暴力需要科学精神

抵制网络暴力需要科学精神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3-09 09:07 X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谈到网络暴力话题时说,网络发声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问事实是什么,以及对真理的捍卫……它需要成为我们的孩子受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只有科学素养根深蒂固,你发声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事实是什么?如何依据事实,发出更理性的声音?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令大家越发难以容忍。网络暴力相关议题也在今年两会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完善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的司法体系,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平台因管理不力或追求“流量”而放任、引导网络暴力泛滥的行为。这些都得到舆论普遍赞同。

  在为打击网络暴力鼓与呼的同时,网民自身也应该有所反省和建设。科学精神是一个很好的标尺——我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注意甄别、合理质疑?是否实事求是?

  通常我们认为,科学精神意味着捍卫真理。很多网民攻击他人的初始动机,往往也是“捍卫真理”,或者说,捍卫他心中的事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捍卫真理”首先是一种修养,目标在于完善自我,而非纠正他人,它意味着不断地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既有知识。如果非要别人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那就远离了“捍卫真理”,走向了自以为是。如果再以感性的、独断的、不容辩驳的态度去发言,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激怒彼此,最终以讥讽、谩骂和网络暴力收场。

  正如白岩松说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科学素养的扎根。我们特别要注意,科学素养并非大人教会给孩子一些知识,再告诫他们千万别犯错。而是要让孩子体会到追求新知的乐趣,并保持开放的心灵。

  浸透科学精神的教育,其实对教育者有很高的要求——家长有没有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师有没有为了面子而强求学生认同?社会是否宽容另类孩子的另类追求?

  科学理性之花,应不仅仅在实验室绽放,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散播香氛。我们相信,当大家普遍认识到科学精神的美好,公共讨论空间必将风清和煦,百花齐放。柯 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日/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名剧《日出》开启街头常态化演出

  • 海南各地积极防御台风“潭美”

最热文章

  • 文明健康科普|挽救生命就是医学科普的意义 1
  • 探秘地下宝藏丨纳米技术助力非常规油气开采 2
  • 【医工融合大咖谈】医工融合新趋势:程和平院士探讨生命科学未来发展 3
  • 【健康科普】科学减重,因人而异 如何找到最适合你的减重方式? 4
  • 丰收有我丨在“半粒种子”里寻找丰收的“营养密码” 5
  • 科学“新”声丨把大豆“优等生”送上餐桌 6
  • 科学“新”声丨“植”此青绿,“保”卫丰收 7
  • 【大国重器零距离】中国首条!走近高山上的激光通信“高速路” 8
  • 科学报国正当时 | “90后”航天青年:我想上天看看 9
  • 相约最美中轴线 | 跨越春夏秋冬,她在古建筑里话农耕 10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