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手段仍需加大创新力度

□ 科普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俊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科学普及和传播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是舆论的集中地,也往往是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活动的最佳切入口。以科学的视角解读新闻背后的事实,在冷静辨析中培养公众的理性态度,这是结合社会实例提升公众科学精神的良好契机。在科学传播的手段创新方面,顺应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科普领域已经开展了部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探索,但仍然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以期实现上述“四力”的效果。

近3年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共同推动实施了“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互联网+科普”行动,树立的“科普中国”品牌旨在成为科学权威的国家级科普形象标志。因此,“科普中国”理应具有高度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格调,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和缓解科普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精品科普资源保有量不充足的有力手段。

当前,“科普中国”品牌所积累的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容量约14TB,用创新的传播手段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局限,让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这些资源(具备传播力)、舒心愉悦地学习这些资源(具备引导力)、切实确凿地通晓这些资源(具备影响力)、踏实笃定地运用这些资源(具备公信力),这都离不开传播手段的创新应用和深度融合,以便促进人民群众对科普内容的获得、认知、吸收和践行等环环相扣的复杂信息内化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播手段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吸引眼球的一项尖端技术,就其功能而言,本属于基础支撑型技术,早于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相伴。而当人工智能与汽车驾驶、城市治理、医疗影像、自然语音等领域或方向相结合,就逐步演变发展为生活应用型技术,成为改善和惠及民生的新手段。近日首批建立四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举措就是印证。不难想象,当人工智能与人类对科学内容的认知过程和应用途径相结合,必然成为科学传播的新手段,赋能于科普最新的理念、最高的效率、最深的触感和最广的前景,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助推器。

在“科普中国”内容资源的精准推送和传播共享中,尽管新兴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传统传播方式和渠道仍然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像广播、电视、图书、挂图、实体场馆等媒介,在信息化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地区要充分重视和合理运用,着力于人民群众的切实科普需求。对于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不仅要运用好网站、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手段,还要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科学认知和生活应用中去,发挥好人工智能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出奇、赋能和增效的作用。

因此,优秀科普资源的落地应用模式应当因地制宜,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场所运作相结合,新兴技术手段和传统方式渠道相结合。我国东部地区在传播手段创新方面有前沿探索,如浙江省建立了物联网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诸多特色小镇,这些地方的实践工作为我们研究科学传播手段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这将有力地促进实现高水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