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9月中旬,这些创新企业将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亮相。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位于中关村科学城的北京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探究其是如何加速医疗机器人成果转化的路径。
构建医疗机器人创新生态的挑战
可以灵巧剖析一颗葡萄的高精度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将外太空抓取技术用于商用领域的高精度机械臂、定位精细到毫米级的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记者在北京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惊喜地看到这些在行业中具有颠覆性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表示,“医疗机器人的目的不是取代医生,而是为他们提供一种拓展能力的工具。随着第三代医疗机器人在临床精度和适应性方面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今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提升机器人结构的灵活性、人机交互技术的高效性和可远程操作的机器人。”
“与其他行业相比,构建医疗机器人的创新生态更具挑战性。”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彬彬介绍说,首先,医疗机器人从技术开始立项、研发,一直到上市,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长的过程,从技术、产品到取证能力,包括后期的服务保障,以及推广,对创业团队的要求都比较全面,具有综合性;第二,医疗机器人想在临床过程中得到医生或者医护人员的认可,一定要在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否则很难赢得市场青睐;第三,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医疗机器人都是一个政府高管制的行业,须经过各国药监部门审批才能够上市,入市后像收费、定价、医保进入等,则需要政府部门的同意。
而医疗机器人涉及的门类较多,每一种医疗机器人产品,都有独特的技术和市场以及产品定位。由此,“构建医疗机器人的创新生态,要解决两个普遍性问题:一要找到共性技术的交叉点或者着眼点,且具有代表性,所以进行平台创新建设时,到底从哪个角度着手突破,或者如何为行业构建平台优势,还是非常考验创新平台的着力点和发力点的。”王彬彬表示。
“二要解决个性的问题,像手术机器人在国内是第三类监管,康复机器人有的是第二类医疗器械,非治疗类的服务机器人不需要取得CFDA认证,每一个产品具体适应的法律法规和要求不一样,差异较大。因此在做创新平台构建时,可能很难一下子做那么全,把所有医疗机器人门类都非常清晰地摆到一个平台上。”王彬彬继续说。
显然,周期长、行业准入门槛高及创新要素更全面等,实际上这些要求无形中给整个医疗机器人行业增加很大壁垒。针对这种状况,2018年9月,医疗机器人领军企业天智航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挂牌。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迎刃难题提升医疗机器人创新应用
“整体来说,我国医疗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尚处于导入阶段,无论是机器人本身的技术还是医护人员对医疗机器人的操控能力,以及产业发展环境,都在培育的过程中。从应用的效果来看,整个医疗器械一定是向着智能化和自主化方向发展,所以规模化使用医疗机器人是临床上一个必然趋势。”王彬彬答道。
针对共性技术薄弱环节,北京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是如何突破的?王彬彬答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为医疗器械生产或者是开发的创新企业解决资质和政策门槛问题。因为政府对医疗机器人的前端和后端高度监管,包括生产、体系、考核、取证和临床等,都需要专业政策支持。于是,我们解决了像术锐这样创新企业医疗器械生产的资质难题,这个突破让其在海淀扎下根。”
目前,为打破国外厂商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垄断,术锐正在努力研发出价格低廉、效果更佳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其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的术锐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分别与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意向,陆续在泌尿、肺、肝胆胰等科室开展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另一方面,在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上,对医疗机器人的要求非常高。之前基本上是国外产品技术比较垄断,我们在这个领域上希望能够更深的融合专业产业链的短板,引进像思灵这样的团队,其是在2018年2月初创,并在中心落地。特点具有国际化的研发和创新,短短两年多时间,企业成长人数百余人。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对其初期的适应、环境的搭建,投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比如实验空间,产品的性能测试认证,帮他们以专业的方式营造自身。还包括人才的引进给予非常好支撑、支持。由此,其产品在市场上亮相后,得到满意的资本关注。”王彬彬说道。
为补齐国内医疗机器人公共服务短板,解决创新企业痛点,创新中心设有前沿技术中心、共性技术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样机制造中心(医疗器械CDMO)、检测评估中心以及临床研究中心。中心提供的科技服务覆盖新产品设计开发、质量体系搭建、创新产品申报、优化临床试验等医疗机器人创新全生命周期过程,助力创新企业走出从技术成果到大规模走向市场途中的“死亡谷”。经过多年深耕,医疗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优势领域之一。
高效驱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
如何高效驱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 “在这场新医学革命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医工企跨学科合作。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使不同领域最顶尖的专家,集合他们最擅长的东西并最终形成产品。我们需要有更多了解临床需求的医疗界专家,愿意使用AI或机器人技术来弥补诊断和治疗不足。工学领域还需要做更多基础材料和基础科学的创新,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田伟院士指出。
田伟院士表示,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很多企业刚刚起步,需要得到政府更大范围的支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资本能够有一个持久的、远大的目标,愿意放长线让这些公司慢慢的发展起来。
怎样加速医疗机器人科研成果开花结果?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勤献表示,实际上加速成果落地,我们的抓手体现在,一是政府构建应用场景给予支持,例如天智航的手术机器人进入海淀医院就是很好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创新型的医疗器械在海淀区很多场景得到应用。 二是营造氛围。海淀区在空间上对几个创新平台给予支持,整合行业资源,包括整个周边资源提供配套等。三是在资金方面,例如新成立的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提供具体的支持,而不是以原来管控性的方式。四是来自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原来海淀都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一体化,不能做生产,现在给了新政策,像术锐就有了生产线。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