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落实处 科技引领谋新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科技创新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成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中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新常态”的宏观视野中审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坚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框架中谋划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和保障,坚持与学习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建设创新型省份重大部署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浙江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一)站在人类历史进程和全球发展的时空高度,科学研判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回答和解决了中国进一步发展为什么必须抢抓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全球性重大战略机遇“出发点与落脚点”的重大问题。

    习总书记观大势、谋大事,对全球科技发展势头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科学研判,深刻阐明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支撑作用。习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谁能在创新上下好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习总书记指出,当前,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的突破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绿色科技成为服务社会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站在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深刻阐明创新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回答和解决了中国进一步发展为什么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大问题。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方面,习总书记从创新与发展的作用反作用关系着眼,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推动力,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反过来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大更高的需求,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为长足的进步。习总书记强调,从发展上看,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习总书记从物质资源越用越少和创新资源越用越多的辩证关系着眼,深刻阐明了推动科技进步,发展创新资源对缓解物质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作用。习总书记强调,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三)站在决定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高度,系统阐述创新驱动发展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什么”的重大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习总书记深入分析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与条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习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要把自力更生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点,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四)站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高度,完整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和重要途径,回答和解决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怎么样实施”的重大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着力把握主攻方向重点突破。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三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四是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五)站在持续激发动力的治理体系高度,突出强调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回答和解决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动力和活力长效机制”的重大问题。

    深化改革是破除发展桎梏、激发发展活力的关键一招。习总书记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性弊端。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意义。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习总书记全面阐明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要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这些论述和要求,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把握规律、富于创造。对这些论述和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二、认真回顾总结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在全国上下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际,在我省加快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浙江的亲切关怀、对浙江人民的真挚情感、对浙江发展的关心重视。习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期间,无论下基层、进企业还是听取工作汇报,都心系科技、情系创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一贯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对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与谋划,留下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具体部署,是引领浙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遵循,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深入学习体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引领科技发展新常态

    战略是谋划和指导全局的韬略。在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完整地、系统地提出了“八八战略”。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区位、块状特色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山海资源、环境、人文等八个方面优势,通过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生态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切实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推进科教兴省等八个方面举措,实现浙江健康持续发展。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区域合作,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科技对生态的支撑,改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八八战略”在科技领域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不断以新的成效彰显“八八战略”的强大生命力。

    (二)以建成创新型省份为目标,描绘科技发展新蓝图

    伟大的事业要靠宏伟目标来指引。2006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作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开创了浙江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同志科学描绘了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居于全国前列。习近平同志号召全省上下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目标努力奋斗,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而努力奋斗。在这一宏伟目标的引领下,几届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持续接力发展,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稳步迈上新的台阶。目前,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位,专利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达2.3%,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

    (三)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支撑,全力打造科技发展新平台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明确提出了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构筑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强调要把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全面阐述了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发展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0多年来,我省始终把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等重大基地建设成效初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快速发展,具有浙江特点的一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四)以建设网上技术市场为突破,充分激发科技市场新活力

    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注意到网络在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中的积极作用,在全国率先推动建成了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并以此带动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习近平同志对网上技术市场的作用充满期盼,希望网上技术市场得到更快的发展,为浙江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同志就办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完善技术市场信息网络,加快发展一批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网上专业技术市场;积极鼓励技术产权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习近平同志希望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带动科技体制改革,更好地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10多年来,我省以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成为全国集聚各类市场主体和技术转移最多、技术交易规模量大、交易机制最为完善的技术市场为目标,持续做好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技术难题7.4万项,科技成果15.76万项,签约项目3.25万个,成交金额311.95亿元,有效激发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已连续开展5次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共有521项科技成果成功竞拍,总起拍价6.86亿元,成交价9.09亿元,溢价32.5%,对营造技术市场氛围、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和探索技术交易多样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不断取得科技惠民新成效

    习近平同志十分关注农民致富增收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就地致富的思路,充分体现了爱民为民情怀,极大丰富与拓展了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2003年,习近平同志带领省委、省政府做出决定,正式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这是扶贫开发与科技服务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在欠发达地区考察时,总是不忘了解特派员在当地的情况,从而更好推动这项工作发展。欠发达地区往往是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习近平同志派科技特派员之举本身是在实践他自己提出的“两山”理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10多年来,我省坚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得到了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派遣个人、法人与团队科技特派员分别为11678人次、25家、354个;牵头实施科技项目9515项,创建科技示范基地120多万亩,建立科技示范户34073户,培育发展农业企业432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04.1万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科技特派员用行动告诉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六)以引进大院名校为载体,着力集聚科技发展新能量

    习近平同志深刻洞悉浙江科技创新形势,针对全省缺乏大型研究院所的情况,提出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牢牢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习近平同志对大院名校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要求通过引进大院名校,弥补浙江省全国重点高校少、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劣势,集聚大量高层次人才,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带动全省自主创新水平加快提高。习近平同志要求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鼓励各地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团队式、高层次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集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10多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引进大院名校工作不放松,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引进共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创新载体970家,集聚创新人才2.8万人,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6万项,在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志的上述论述和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亲切,富有睿智,对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科技创新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一以贯之地把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和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三、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扎实推进浙江科技改革和发展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最重要的就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两美”浙江建设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重点是做好改革、创新、服务和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时研究出台具体举措,扎实推进科技改革各项工作。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坚持需求导向和绩效导向,全面推进4类科技计划的整合工作;实行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目前“项目直补”为“基金引导”,把科技经费集聚到支持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上来,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二是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使他们获得与科技创新劳动和贡献相匹配的收入;研究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政策,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投资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三是推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支持众筹等新兴模式,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和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专营机构,完善科技担保、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质押等风险分担机制。四是扎实推进基层改革试点。推进新昌、滨江、嘉兴、嘉善、长兴、浦江等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可借鉴的改革样板,示范推进全省改革工作。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按照科技创新“平台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抓好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个“一号工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建设完善“一平台、三体系、一模式”的科技大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一平台”即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大市场双层复合、功能互补的技术交易平台;“三体系”即技术供需体系、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技术交易保障体系;“一模式”即竞价(拍卖)与其他方式结合的技术转移模式。二是大力推进高新区、高新企业和高新产业发展。全力创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和“众创天堂”。坚持“高端定位、高新发展”的目标,支持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嘉兴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在“产研一体、产城融合”上下工夫,打造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的“磁级”。落实好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和集聚一批产业链“补短板”的科技型企业,力争到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3万家。三是重点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载体。深入推进“三位一体”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改革,加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按照聚焦主导产业、主攻中高端的要求,到2017年建设30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院所发展,加强国际和国内科技合作,建设好中科院STS浙江中心,搭建一批新型创新载体。四是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亟须、能填补国内空白、浙江自身有基础、有望突破的领域,在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主动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发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加强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抓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我省的贯彻落实,加快提升我省工业制造智能化水平。五是引进培养重点人才团队。开展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等工作,完善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和“以人为本”的分配制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源头创新,不断强化人才储备。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给予更大支持。六是扎实做好科技惠民工作。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等科技专项行动,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快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贯彻落实扶持26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提升科技惠民水平。

    (三)坚定不移强化精准高效服务。把“公共性”、“服务型”作为科技部门的工作取向,强化公共服务导向,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营造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一是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培育集聚一批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和创业导师,为创新创业提供全要素、低成本的服务。到2020年,培育1000家以上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业投资机构300家以上,管理资金规模3000亿元以上。二是推进“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加大创新券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组织全省500家创新平台载体、5000台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带动50万人创新创业,促进我省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改进科技云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数据一网打尽、服务一步到位”的“众创”服务体系。三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升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力争在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件。四是深化“五帮一化”服务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精准对接,围绕高新区等重点区域、科技型企业等重点对象,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努力当好科技“店小二”。

    (四)坚定不移加强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按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为建设“为民、依法、创新、高效、廉洁”的科技行政机关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弛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把弘扬“红船精神”与践行“三严三实”紧密结合起来,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切实担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继续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转变作风,弘扬正气。二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党章、党规和党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组织、财经、生活等各项纪律,切实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总要求,努力选好用好敢担当、重实干、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三是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处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树立科技系统良好形象。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