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自主可控——保密技术发展的成就与未来

  通过控制音频芯片,黑客可以将耳机变成“窃听器”;智能电视感染病毒假关机,直接变成窃听窃视装备;钓鱼Wi-Fi可以盗取个人文件、资产等信息……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18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上,展示出各种产品的泄密风险令人触目惊心。

  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也同时陷入泄密风险之中。身边设备与互联网的每一次连接,都有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而保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个人、企业和国家在互联网时代防范风险、应对危机提供了基础与支撑。

  泄密风险防不胜防

  会展的信息安全保密公众体验区人头攒动,现场工作人员正生动讲解着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泄密隐患。

  在“暗黑微信群”板块,工作人员介绍,看似普通的微信群成员,可能就是黑客植入的泄密者,随时盗取聊天信息和个人隐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家的红包、二维码、App都有可能被嵌入病毒,盗取手机文件、照片、通信信息,甚至可以远程调用手机摄像头,实现窃视窃听。

  近年来,物理隔离网络逐渐成为重要攻击目标,出现了利用计算机及其外设的射频信号、电源风扇噪音、硬盘指示灯闪烁频率等突破物理隔离的方式,使得跨网攻击的泄密风险不断加大。

  “设计IT系统不能穷尽所有逻辑组合,必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网络空间技术日趋智能化、复杂化,网络安全形势也更加严峻。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保密新科技闪亮登场

  包含加密系统的双系统手机,可以防止电话、信息、邮件等个人隐私的泄露;含有指纹认证的安全U盘,提高U盘使用的安全性;带有人脸识别系统、粉碎跟踪系统的销毁机,确保在文件销毁环节不会泄密……为应对愈发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设备不断推出。

  此次会展上,参展企业各显其能,纷纷拿出自己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从硬件设备到软件设施,不一而足。

  还有企业与相关单位合作,通过自主研发的设备,建立安全预警监管平台,对网络内部出现的病毒和木马异常访问、入侵或攻击行为及时定位,精准捕获,有效遏制网络失泄密案件的高发态势。

  谈到各自的新技术新产品,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到最多的便是“自主化”。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成了亮相本次会展产品的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仍需多管齐下

  在“坚持创新驱动,携手打造保密产业良好生态”的会展主题下,自主创新成为保密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电科集团副总经理胡爱民认为,发展网信事业,应做到保密先行。“研制自主可控信息设备、建设自主的信息系统,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的核心。”

  会展的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经拥有系列化自主研发基础产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国产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专家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胡爱民认为,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分领域、分阶段地开展国产产品应用的推进,约束和引导用户积极使用,可以推进应用落地。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昌伟看来,营造市场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管理和有序竞争为自主可控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且通过用户的使用和反馈建立起一条良性的生态链。

  信息安全和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姜建国表示,要发挥产学研力量,建立合作机制,突破关键技术。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保密专业人才培养。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