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对接京津冀、衔接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门户,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优势,也是大气污染传输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备受关注。整体来看,安阳市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布局不合理、主导产业不突出,特别是钢铁、焦化等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已达到环境容量的上限,这种以高投入、高耗能为主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制约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17—2019年度安阳市西北部一般工业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探讨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为推动传统工业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和传统产业智能改造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1.区域概况
1.1区域环境概况
安阳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晋冀鲁三省交汇处,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3℃,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降水量平均579.6mm,全年无主导风向,年最多风向为S,年平均风速在2.4m/s左右,安阳地区整体位于太行山复背斜东冀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而对安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工业区位于安阳市西北部,即安阳市新型化工产业园,由铜冶片区(原铜冶煤化工产业园)和水冶-彰武片区(原彰武精细化工产业园)两个片区组成;安阳县产业聚集区,由水冶镇和蒋村镇两个片区组成。处于山地与丘陵交界处,地形相对较为复杂。
1.2区域数据来源
安阳市城区共设有5个国控点,分别为红庙街、银杏小区、铁佛寺、信访局、棉研所,其中,铁佛寺监测点距离一般工业区较近,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可代表安阳市西北部一般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2.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2.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根据安阳市铁佛寺常规监测点2017—2019年度的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表
从表1可以看出,2017—2019年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SO2浓度逐渐降低,PM10、PM2.5、NO、CO及O3浓度2017—2019年先降低,后稍有增加,处于波动变化状态。针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安阳市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方案,通过打好工业企业提标治理绿色升级、城乡扬尘全面清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冬季清洁取暖攻坚战等,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预计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1μg/m3以下,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106μg/m3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经过持续努力,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2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原因分析
安阳市西北部一般工业区2017年仅有SO2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PM2.5、CO、NO2、O3均存在超标现象。2018、2019年SO2、CO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NO2、PM10、PM2.5、O3均存在超标现象。连续3年,该工业区均为不达标区。其超标原因主要为:①冬季供暖燃煤锅炉的启用及部分工业企业小型燃煤锅炉的使用,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且冬季气象条件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由于PM2.5、PM10受气候影响较大,且城市机动车辆较多,汽车等交通源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导致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增加。③区域气候条件干燥,地面浮土较多,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④涉气工业企业污染较重,排放污染物较多。
3.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打好煤炭消费减量战役,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燃煤项目准入门槛,实施煤炭减量替代。通过加强煤炭产销环节监管、强化工业企业用煤管理、落实天然气供应保障等措施,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
3.2打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战役,优化全市交通结构布局
全面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铁路运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实施“公转铁”,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解决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完善市区周边公路网,建设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强化物流园区、运输企业环境综合治理,减少柴油货车进入市区行驶,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重点企业加快更新厂内货运车,强化重型货车市区绕行管控。
3.3打好扬尘防治和油烟治理提效战役,做好清洁行动考核工作
细化压实监管责任,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强化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严格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实施重点区域降尘考核,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餐饮行业油烟治理,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杂物,加强农机作业扬尘治理。
3.4打好秋冬污染防治攻坚战役,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着力点,强化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建立清单准确、措施可行、预报及时、应对有效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体系,实施差异化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严禁“一刀切”,降低重污染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实现PM10、PM2.5“双下降”。
3.5打好监测能力提升战役,实施环境监测监控全覆盖
加快构建工业企业全方位监控体系,强化有组织排放监控,加强无组织排放监控,构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监控体系,加强重点路段扬尘防治视频监控。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强化监测监控数据质量控制,强化大气污染科技支撑,为针对性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案提供基础依据。
3.6打好工业绿色升级战役,建议完善绿色调度制度
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以完成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的企业作为实施绿色调度基本范围,制定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绩效评价导则,以环境绩效确定管控措施,实施目标总量控制。
3.7有序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严格执行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
鼓励全市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色金属、陶瓷、铸造、化工、玻璃、纺织印染、农药、涂料等行业涉气企业,对照国内同行业环保标杆企业、先进污染治理技术,严格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和各工序治理要求,“一企一策”实施全工艺流程超低排放深度治理。一方面,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全面治污,实现超低排放。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实现全面超低排放的标准,实施环保设施提标改造。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措施的有力整改,在持续强化扬尘、工业和机动车等领域提高治理水平,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情况下,将有效缓解大气污染状况,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作者:闫韶娟 高 波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