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给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摁下暂停键,博物馆作为广义大文旅产业之一环,也未能幸免。将博物馆搬到云端,既是博物馆对冲疫情影响的一种努力,也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美妙邂逅、一场文化与商业的大胆尝试。
在大众的认知中,博物馆往往与历史、文物联系在一起,代表古旧与传统,而且基于文化属性,似乎也天然与商业绝缘。但随着社会观念的流变与商业活动的延伸,博物馆也被注入了更多现代性。比如在科技层面,很多博物馆早已引入AR、VR技术,为游客打造浸入式游览体验,而在现代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试水适度商业化,并为社会所认可,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打造文创产品。
去年9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指出,近几年博物馆文创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在网上购买文创产品,文创已成为链接博物馆与年轻人的新方式。近些年来,文创产业在GDP中占比越来越大,曾一度达到5%左右,甚至带动了规模达5000亿的数字娱乐产业的兴盛。
眼下受疫情影响,不仅很多人进不了博物馆,那些给博物馆供应马克杯、丝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的企业,很多也面临停摆。如果这事发生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博物馆要想营业,游客要想游览,大概只能等到疫情彻底结束。现在不必了,互联网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代偿功能,让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游览博物馆,从“现场”购买文创产品。
七大博物馆在拼多多平台变身“播物馆”,互联网的作用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出现。网络直播可谓一种全新的游览体验,它首先打破了时空限制,只要观众卡准时间,就可以远程畅游几大博物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被欣赏研习,如果因为一场疫情,那些旷世艺术品被束之高阁,意涵丰富的文创产品积压仓库,那一定是莫大的损失——不仅是文物的损失,也是文创产业的损失。
互联网直播将博物馆好物“激活”,将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打造一种新的观赏文明。它不是以某种花样手段将文物观赏的目的本末倒置,而恰是用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这样的尝试,也给传统文化产业如何面向现代化带来启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不妨多利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平台,以新技术发掘用户需求,开拓商业模式边界,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走向更大突破,在疫情大背景下,更带动文创产业复工复产。
中国有句话叫“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思是只有适时探究,永不停步,才能和历代经典一样保持新鲜。传统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它更多地拥抱新潮流、新变化,才能迸发出新的生机。
不妨把此次应对疫情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与古为新”的契机:从现在开始,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常量”,而非一时的备选方案,以此为起点,发掘传统文化产业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