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

  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科技创新要做国家发展的“安全阀”、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协调发展的“千斤顶”,切实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一、共同富裕具有丰富内涵,科技创新的着力方向在于做大做好蛋糕

  共同富裕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首先,以富裕为前提,在经济层面,体现为居民收入和资产上的物质富裕;在发展层面,表现为高品质的精神富裕和全面发展。其次,以全体人民为范围,表现为人与人、区域与区域、城镇与乡村之间差距缩小的共同富裕。再次,以时代变化为视角,共同富裕标准会随时间而调整,要以动态发展眼光看待,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可能齐头并进。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任务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富裕更加需要共同奋斗,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自然而然实现。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从整体看,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性、扩散性和渗透性等特征优势,将系统发力的着力点放在继续做大蛋糕、做好蛋糕上。

  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

  1.国家发展的安全阀: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筑牢根基。

  科技是大国崛起的基石,共同富裕是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圆梦的集中体现。在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而复杂的未来,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仍是我们发展的最大隐患。突破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的遏制壁垒,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必须扎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重要的是牢牢把握科技主动权、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牛鼻子”是制胜之道,也是立国之本。树立科技创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道“安全阀”的认识,切实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保障科技安全、产业安全、经济安全,避免科技霸权、军事霸权影响国家的发展,真正筑牢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根基。

  2.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科技创富”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动力源泉。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不是低水平共同富裕。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遭遇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时,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困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锁定成为前车之鉴,而韩国、日本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竞争优势树立了正面范例。2021年我国GDP总额达17.72万亿美元,人均GDP达1.2551万美元,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但要跃升为高收入国家需要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项技术的突破可能创造一个新细分行业。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全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做大社会发展的“蛋糕”。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经济“质的稳步提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做好高质量发展的“蛋糕”。总之,科技创新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体两面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3.协调发展的千斤顶: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富民锻造撬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支点。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鲜活实践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全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真正做好14.12亿人口、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发展,加快我国向“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转型发展。具体来说,撬动更多区域、更大范围的科技富民要把握住三大战略支点。

  民生科技能促进普惠发展。民生科技是科技惠民的最直接方式。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是为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惠及民生已经渗透到人口健康、交通出行、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的方方面面,科技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居民出行方便快速、信息传递缩短时空、病痛缓解寿命延长。近年来,我国重点研发计划中用于社会民生领域的项目数和经费投入分别达到42%和40%。通过设计民生科技的长期支持机制,依靠科技解决更多民生领域的问题,提升全体人民的社会福祉。新时期,我们仍要继续扩展新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让科技赋能人民高质量物质生活、高品质精神生活。

  协同创新能促进协调发展。协同创新促使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区域深度合作。一方面,技术扩散和转移加速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制造、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新技术呈现群体性迸发态势,科技成果更多集中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些新技术不断向全国推广并应用,带动后发地区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2019年北京技术交易合同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数和成交额分别达到58%和50%,技术扩散带动全社会提质增效。同时,我国不断加强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开展更加广泛区域性城市群协同创新,新成果更快捷、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地区的人民,缩短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

  包容性创新能促进共享发展。包容性创新旨在促进技术和创新诀窍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利用,为社会底层群体、弱势群体创造更加平等的机会,弥合群体间财富差距。包容性创新通过满足相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增加底层群体参与创新创业的机会。包容性创新吸纳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广大农民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中,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