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2017年12月份,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就曾对外宣布,京东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全部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并承诺将北京市内物流车辆100%替换为电动车,为解决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贡献力量。2018年新能源车在货运领域发力,帮助污染“大户”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运输安全及效率势在必行。
看了以下要点,本文算读完一半新能源车进军货运领域,京东全面换装新能源车;
沃尔沃电动卡车明年大范围推广;
博世联合沃达丰和华为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再续三年,北京启动专属绿色车牌;
戴姆勒将投140亿欧元, 持续推进新能源技术发展;
上海两会提议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一、北京所有京东自营货车全部换成新能源车
一句话辣评:京东作为货车使用大户,带头更换新能源车。
1月25日,刘强东宣布,目前进出北京的所有京东自营货车全部更换为电动新能源车,并在两年内将全国所有自营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
未来京东物流场站将配备充电桩,满足运营车辆充电需求的同时,还会将资源开放给社会,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京东力求2-3年时间内,通过补贴等激励措施将合作伙伴的车辆逐步替换成新能源车!届时为京东物流服务的数十万车辆全部无污染!每一个经营者都应该为环境保护承担责任!
二、沃尔沃大范围推广电动卡车
一句话辣评:货车制造巨头,或者说是碳排制造大户,将推广电动卡车,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排放,一举两得。
据报道,沃尔沃将在今年向数个客户供应电动卡车,作为试点项目。2019年,沃尔沃将向欧洲大范围地推广电动卡车。
长途运输货物对于柴油卡车非常适合,但随着越来越严格的防噪声和污染法律,都市中使用柴油卡车极为不便,且夜间由于噪音和排放常常无法上路运行。
对于运输行业,安全自然重中之重,但高效率更能保证利润。极小噪音和零排放的电动卡车可在夜间行驶,从而缓解白天道路拥堵的压力,同时可提高运输效率,以及为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三、博世、沃达丰和华为强强联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一句话辣评:通信巨头与技术帝强强联手的智能网联汽车,会思考的智能车!
智能移动通讯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拥堵情况下变道超车造成事故的风险,同时避免潜在的危险演变成更严重的状况。全新的车联网通讯技术Cellular-V2X使车与车、车与周边环境的通讯成为可能。
目前,Celluar-V2X技术应用于实时警报系统,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变换车道或是在前车紧急刹车的情况下,系统将通过ACC提醒警告司机,还能自动提速和刹车。车与车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实现互联交通的其中一部分,这种数据交换能够帮助驾驶员了解盲区内的信息,当然,数据交换依托于高速移动通信,沃达丰和华为为此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再续三年,北京启动专属绿色车牌
一句话辣评:新能源购车补贴一度退坡,好在免购置税政策还在,再续三年。新能源车终于有了专属号牌。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为渐变绿色。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号码增加一位,由5位升为6位,意味着大家可以更自由的编排个性号牌啦。
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是,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需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在购买前大家可先行查证再做决定。
从公安部获悉,自2017年底,北京市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全国已有107个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截至目前,全国已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6.57万副,这意味着新能源车销量蓬勃发展啊。
五、戴姆勒将投140亿欧元助推新能源技术发展
一句话辣评:新能源车这块大蛋糕,戴姆勒自然不会拱手相让,拭目以待新产品吧。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透露,戴姆勒未来将投入140亿欧元助推新能源技术发展,其中将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开展合作。蔡澈表示,2019年至2022年,戴姆勒将推出十款纯电动车。
电动车发展依托与整个产业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电力来源、电池回收、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只有整个产业发展才能将成熟可靠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六、上海两会中提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处置问题。
一句话辣评:新能源车绝不是一劳永逸,多年后动力电池退役何去何从?
随着新能源车的数量急速增长,大量的动力电池“行走”在路上,有朝一日动力电池寿命耗尽,电池何去何从?从“行走”改为“长眠”地下?
新能源车本意将传统汽油车带来的污染尽量降低,但两全其美显然太难,普通废旧电池电瓶的处理到今天仍然是难题,未来8-10年动力电池寿命殆尽,如果发展技术不考量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为今后的人们埋下炸弹,希望有关部门及生产厂家重视电池后续处理问题,与其为后人留下隐患,不如停滞不前。
编辑点评:本周带来的热闻主要围绕新能源,技术革命必然会付出代价,但长痛不如短痛,当下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应该为日后的隐患多做考量,未雨绸缪。
相关内容回顾:
亚洲唯一全球第三 大众未来中心探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