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努力都初见成效。然而,要想实现全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包含汽车的软硬件水平、道路、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问题。不过今天我们体验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则是一个相对更容易实现,距离我们更近的技术。
由戴姆勒和博世联合研发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是一项基于智能基础设施的自动泊车技术。它解决了目前车位不足、停车难、排队缴费时间长等痛点。今天我们体验的只是该技术的一个简单演示,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相信不久我们会看到更加完备的落地应用。
实现自动代客泊车功能主要由停车场的智能硬件和云端的控制端来完成。通过激光雷达对停车场环境进行感知,再由云端对车辆发出运动指令。而汽车本身并没有安装复杂的传感器设备。
根据不同车辆的电气系统布置结构,汽车本身仅需植入控制元件就可完成与停车场智能硬件的匹配。汽车上的控制元件承担着点火、刹车、油门、落锁等任务,对于一些车辆,则仅需在ECU(行车电脑)中写入一个程序即可。因为感知环境的任务都由停车场的智能硬件来完成。
用户只需将车辆行驶至停车场指定落客区域,下车后便可通过智能手机启动自动代客泊车程序,让车辆通过与安装于停车场的智能基础设施连接,在无需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完成自动泊车。
当车辆开始自动泊车动作时,车身会闪起蓝色的灯光,执行刹车动作时,刹车灯同样为蓝色。这也是戴姆勒和博世共同定义的自动代客泊车信号。
云端会根据停车场的环境信息来对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整个停车过程的车速还是非常缓慢的。该技术落地后,车主还可通过智能手机对它执行避险命令,车辆的控制权会掌握在用户手中。
根据停车场的不同场景,自动代客泊车还可以引导车辆驶向停车场中的服务区,比如车辆检测、洗车服务、充电服务等,未来会结合更加丰富的停车场服务场景来进行自动泊车。
若是停车场的服务区存在排队或被占用的现象,车辆便会自动寻找车位暂时停车,排队等待。
用户上车前,亦可通过手机远程召唤爱车,车辆将自动行驶至指定上客区域。
我们现场体验的实现自动代客泊车的硬件为激光雷达,在未来落地产品上,对场景的感知元件则会升级为双目摄像头。图中的激光雷达部件其实仅为小图展示大小,较高的黑色的外壳起到了提醒和保护的作用。
一个上客或下客区,至少要布置四个激光雷达进行环境的感知,不过这种硬件感知能力进行了冗余设计,即使某一个传感器被遮挡,也能保证有效的环境感知能力。
根据停车场的路径和大小,要在车辆行驶的路径上和车位周边都布置感应装置。
车辆的自动停泊技术通过接收智能基础设施的指挥信号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并在必要时实现及时刹车。现场,我们模拟了较小的障碍物以及快速移动的物体场景,自动泊车中的车辆都能准确识别,及时刹停。
若是当前停车场同时召唤车辆的用户过多,车辆便会根据用户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控制车辆有序地驶向上客区。
编辑总结:自动代客泊车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节省人们在寻找车位和停车时的时间成本,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由于泊车过程无需人的加入,所以也就不需要开启车门的空间,这样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进一步压缩,可提升约20%的停车场容量。
在笔者看来,与自动驾驶相比,由戴姆勒和博世联合研发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结构更简单,并且可对现有停车场进行改造,成本可控,所以它的落地性更强。不过让人担心的是云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相信谁也不愿看到《速度与激情》中出现的黑客控制车辆的场景。未来,这项自动代客泊车技术也许会像“ABS”和“ESP”等技术一样,迅速普及到更多车辆,为未来的全自动驾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