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断粮”22个月、欠薪半年,还有得救吗?

连年亏损的柔宇科技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收合计只有5亿元的情况下,累计亏损却超过30亿元。外界普遍认为,随着上市募资计划宣告失败,一级市场融资不顺利,让柔宇科技陷入了“断粮”的困境。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柔宇科技欠薪事件再度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3月31日,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有柔宇科技员工透露,自2021年9月至今,公司一直拖欠工资。

该员工称,自己6个月内收到5封欠薪邮件,内容均大致是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但至今拖欠他的薪水已有近10万元。

欠薪也导致该公司大批员工离职,上述员工透露2022年开年以来,柔宇科技OA系统里的人数不断减少,已经从1800人下降到了700人。

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天眼查显示,截至2020年5月份,柔宇科技8年时间累积获得超过86亿元人民币融资。2020年,公司还曾以6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于《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

2020年底,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拟募资144.34亿元。但仅仅两个月后,上交所就终止了对其在科创板IPO的审核。

招股书显示,连年亏损的柔宇科技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收合计只有5亿元的情况下,累计亏损却超过30亿元。外界普遍认为,随着上市募资计划宣告失败,一级市场融资不顺利,让柔宇科技陷入了“断粮”的困境。

故事讲不下去时,谁能又能救柔宇?

公司被指“邮件发薪”

从公开信息来看,柔宇科技的欠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根据上述报道,自从去年9月份向员工发“欠薪邮件”起,今年开年以来,1月、2月和3月的工资,柔宇科技同样以一封欠薪邮件代替。

一封在脉脉上流传的截图显示,柔宇科技财务中心在2月18日向全体员工发邮件称,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融资工作,由于资金未及时到位,原定于2月10日发放的工资将延迟到3月发放。

邮件提到,公司将给予员工延缓实发工资的5%作为现金补充,补偿金将在公司资金到位后累计一次性发放。

但到了3月10日,柔宇的员工又收到了一封类似话术的邮件,“公司积极地推进融资工作,近期已有重大积极进展,由于资金尚未到位,3月10日的工资预计将于3月底发放。”

收不到工资的员工在网上留言,控诉柔宇科技拖欠薪资,但此举却被公司以非法造谣诽谤来处理。

“首席内幕官”提供的邮件截图显示,柔宇在今年3月24日发布了一则处理通告,是针对“个别员工在网上非法捏造是非、散布谣言及不实信息,造谣诋毁公司和管理层”一事,柔宇科技称他们已经报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处理。

早在去年10月份,媒体就报道当月柔宇科技薪资未全额发放,多数员工被告知,9月薪资仅部分发放,10月薪资则全额暂停发放,公司承诺将在11月30日补发,但11月30日并未等到补发的薪资。

而在拖欠薪资背后,则是柔宇科技的资金紧张问题。在去年11月的一场员工大会上,柔宇CEO刘自鸿对员工坦陈了目前的资金现状,并提到新一轮融资有可能12月到,也可能1月到。

去年12月12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参与柔宇科技A、B、C三轮融资的松禾资本,正牵头现有股东和有意向的投资方进行新一轮可转债融资。

今年1月21日,界面新闻从柔宇科技员工处获悉,柔宇的资金断裂问题已经得以缓解,目前已经发了一部分拖欠的工资,春节前还会再补发一部分。

此外,公司还给予员工此前承诺的额外薪资补偿或期权奖励,相关期权协议基本都已经签署完毕。

今年3月份,柔宇一名已经离职的员工告诉媒体,公司已经完成了1亿元融资,但其中的90%都拿去还掉供应商债务,因此刘自鸿的限制高消费令已经取消。

天眼查显示,2021年10月13日,因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柔宇科技存在未履行金额9503万元,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

目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没有刘自鸿的限制消费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1月10日及11日,该公司所持北京柔宇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累计约775万余元股权被冻结。此外,该公司的4家分支机构均已注销。

有网友评论称,柔宇科技一次次薪资发放计划落空,意味着其邮件中提及的融资事项进展并不顺利。

连年亏损,IPO夭折

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核心技术产品主要是柔性显示屏和柔性传感器,应用产品除了可折叠手机,还有柔记智能手写本、柔宇智能会议显示终端、电子书、车内安全智能屏、曲面电梯中控等。

2012年5月,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和他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

在媒体报道中,刘自鸿的标签是“学霸”,17岁就接连斩获全国奥赛物理和化学的一等奖,并成为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在斯坦福大学期间,刘自鸿开始关注并研究“柔性显示技术”,这也成为了柔宇科技的核心技术。

2014 年 8 月,柔宇科技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刘自鸿展示该产品时称,这将解决人类在沟通和携带上对轻便的刚性需求,不仅是一个营销卖点,还将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凭借此项“黑科技”,柔宇科技备受一级市场明星投资人的追捧。天眼查显示,2012年6月至2016年11月,4年时间里柔宇科技进行了4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6亿元,主要投资方包括松禾资本、IDG资本、深创投等。

至完成第4轮Pre-D轮融资时,其估值已达到 200亿元。这样的估值增长速度,让曾错失该项目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痛苦”不已。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徐小平透露,“2012年我去硅谷,有一个年轻人(指刘自鸿)给我一张名片,说要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显示屏。当时就看了他给我的那个产品,看不出有任何激动人心的地方。”

而且刘自鸿提出A轮要3000万美金时,他也觉得太贵了。这次错失,让徐小平“每次看到柔宇科技的好消息,都心如刀绞。”

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正式发售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在当时可谓颠覆。

随后柔宇科技加快了融资步伐。数据显示,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共获得了7轮融资,22家PE合计向该公司增资了50.53亿元。

2019年,其估值曾达到419亿左右。据媒体估算,在申报IPO之前,柔宇科技从一级市场诸多投资人的手里至少融到了90亿元。

2020年12月31日,柔宇科技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计划科创板上市并募资144.34亿元,其中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两个月后,2021年2月10日晚,这次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为“终止”,该公司也提交了撤回科创板IPO的申请。

当时担任独董的刘姝威后来解释,撤回原因是柔宇科技在股东结构方面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的情况,目前我国解决包含三类股东的公司申请上市的问题还有待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过从招股书看,柔宇科技营业收入不仅没多少,而且持续亏损。

2017至2020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

可见,公司三年半累计仅实现营收5.17亿元,但亏损却高达31.95亿元,且亏损幅度有持续扩大之势。

柔宇科技称,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入不敷出”之下,截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的货币资金为8.48亿元,但应付账款有7.31亿元。外界分析认为,正是冲击科创板上市失败后,柔宇科技的资金缺口变得越来越严重,也为半年后的欠薪埋下了隐患。

难以量产的“独特技术”

财务数据之外,外界质疑的一点还有柔宇科技的量产能力。
据悉,全球研发柔性屏的主流屏幕厂商,如三星、京东方、TCL等,普遍采用的是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柔宇则选择独创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按照刘自鸿的介绍,该技术相比LTPS制程温度更低,可以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减小基材和薄膜的热胀冷缩,提高良品率。

但柔宇一位前工程师告诉界面新闻,刘自鸿口中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本质是IGZO+蒸镀OLED工艺,很早就有人在做,并非柔宇独家。

而且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面板行业,投资一条产线动辄百亿元起步。京东方今年初宣布量产的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投资额高达465亿元。

尽管柔宇号称其独特技术有成本优势,但公司2017年开建的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耗资仍高达110亿元,要高于公司累计融资和营收金额。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面板行业,先进的技术和制造工艺仅是一个方面,量产和商业化能力同样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而柔宇在后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一方面,据媒体采访柔宇科技内部人士称,国内厂商中,柔宇研发能力比天马和和辉光电稍强,但量产能力是倒数第一,且和其他厂商差距很大。因为研发线做概念产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量产产品是完全不同纬度的技术路线。

另一方面,推出了折叠屏手机的三星、华为、小米等主流厂商都没有跟柔宇合作。缺乏市场订单,柔宇只能在自家手机上消化,但FlexPai销量惨淡,又极大限制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和技术的更新迭代。

雷达财经发现,目前,柔宇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所有商品已经下架,官方也从未公布过FlexPai系列手机的销售情况,但媒体根据招股书数据推算出2019年的销量仅为约7112台。

产能利用率也从侧面反映出柔宇的困境。2018年6月,公司的第一期产线点亮投产并实现量产上市,按照8寸左右屏幕计算,能达到280万片/年产量。

据招股书,在2018年、2019年,柔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更为惨淡,仅5%。销量上,在2019年产量为31.4万片的情况下,销量仅5.27万片;2020年上半年实际产量为4.86万片,但销量仅2.21万片。

在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看来,面板业一定要做到全球前五名,没有高投入,没有规模化,就跻身不到第一阵营,就只能被一线厂商打压得无还手之力。
从最后一轮3亿美元融资时间算起,柔宇科技已经“断粮”22个月。目前,公司还在推进新的融资。

但不同于当初受到资本的追捧,有创投圈活跃人士对连线Insight表示,“资本圈早年很喜欢柔宇,但现在身边的产业投资人都不敢碰他们。对于这家公司,大家都懂里面的风险,不会自讨苦吃的。”

刘自鸿能否带领柔宇逆风翻盘?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原文标题 : 柔宇科技“断粮”22个月、欠薪半年,还有得救吗?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