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地球这“一亩三分地”,各种航天器相继面世后,人们逐渐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期,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1961年-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50年后的今天,美国宇航局(NASA)将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试射“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开启重返月球的第一步。很多人肯定疑惑,美国已经在50年前登上了月球,为何又在50年后故地重游?接下来,CNMO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猜测,为大家解释其中的缘由。
我们先从50年前的登月计划聊起。阿波罗计划开始于1961年5月,美国先后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成功了5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在当时,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阿波罗计划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在一个算力紧缺的时代,登月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1969年的阿波罗制导计算机(AGC)仅有2KB的运行内存和36KB的存储内存,程序员为了给阿波罗制导计算机降低运行压力,不断优化代码至14.5万行。要知道,Facebook需要大约6200万行代码,而谷歌需要超过20亿行代码,当时登月的难度可想而知。
AGC的运行速度十分有限,以iPhone 6为例,iPhone 6使用的A8处理器大约有16亿个晶体管,AGC仅有12300个; iPhone 6的RAM约为AGC的488000倍,128GB的ROM是其350万倍,后者的内存部分还是由手工编织而成的。可以看出,一部手机的算力就远超AGC,但在现今却再也没有出现载人登月计划。50年前阿波罗火箭从月球带回的土壤有力地推动了科研进步,但登月也就此停滞,50年后美国为何重启登月计划?
2017年12月11日,特朗普签署了1号太空政策指令,希望通过NASA,将人类的活动领域扩展到整个太阳系,为地球带来新的见解和机遇,引导商业和国际合作伙伴的革新可持续的探索计划。特朗普表示,以地球低轨道以外的任务为开端,美国将引导人类对月球进行长期探索和活用,之后将实施火星和其他目的地的载人任务。
私以为,美国“故地重游”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全面探索月球,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调查潜在的经济利益。据悉,阿尔忒弥斯计划为了在月球上成功实现可持续驻扎据点的关键——水冰,将勘察南极地区。阿尔忒弥斯可能会开辟宇宙旅行或者开采稀土元素和氦3等资源的月球商业化之路。
如果阿尔忒弥斯计划能顺利进行,NASA将以此作为跳板,制定对火星的载人探索计划。50年前,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更主要的目的是与苏联“叫劲”,科学探索反而是次要;50年后,美国的载人登月仍然有“叫劲”的成份在其中,不过对象似乎转变为了中国。美国这次的登月计划竞争意味浓重,但这也并非坏事。竞争往往可以激发潜能,提升技术发展的速度。
以现在的眼光看,美国此前的阿波罗计划伴随着很大的风险,那次登月的成功透露着一种拼死一搏、侥幸取胜的感觉。航天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虽然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但登月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有的人认为人类已经登陆过月球,再去一次没有意义。这种想法是有些狭隘的,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上百万年,地球的历史更是高达46亿年,但人类对于地球的探索仍在继续,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更像是蜻蜓点水,离真正地全面了解月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更何况人类的目标是更广袤的宇宙,月球只是一个跳板。由此看来,美国这次的登月计划对人类的太空探索具有重大意义,登月不仅是航天事业的制高点,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关键点。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