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联姻宝马 什么让魏建军放弃执念?

  [爱卡汽车 新能源频道 原创]

  “长城不会简单地合资。在我看来,合资就是产能的叠加,不会有技术。”2016年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这番话令人印象深刻。彼时,还在主攻SUV的魏建军只想专心做到这一领域的老大。

  谁料想两年后的今年7月,魏建军买了张飞往德国柏林的机票。7月10日,在中德两国政府官员的见证下,长城与宝马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而此时的魏建军,更多的心思都扑在了新能源上。

  如今,34岁的长城汽车终于不再单枪匹马。又是什么让固执的魏建军放弃了多年不轻易合资的执念?

  “话语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根据长城汽车官方微信披露的信息,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新公司,双方各持股50%,投资总额为51亿元。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落户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预计标准产能为16万辆,视生产计划,年产规模会增加。此外,合资公司将整合股东双方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面向全球市场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另据媒体透露,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副董事长由宝马方面委派,而最具话语权的董事长则由长城方面委派,董事任期为四年,这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

  从以往对魏建军的采访资料中可以发现,之所以长城不轻易合资,在魏建军看来,除了外资企业的技术不能共享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话语权”。“我们是自主品牌,当老大需要的不是挣钱,而是自己说了算。”魏建军说,“话语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大概也是魏建军面对合资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

  而今,与宝马的合资,长城手中握着相对更多的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这就相对减轻了魏建军对未来合资的顾虑,为一直习惯单打独斗的长城争得更多安全感。

  “狮子大开口”背后另有隐情?

  去年有媒体报道称,捷豹路虎、大众曾抛来橄榄枝,但被长城回绝。而事实上,魏建军却坦言,与宝马的“恋爱”已经长达两年。按照魏建军的解释就是,“这是民营性的合资,是最有质量的合资,就像自由恋爱,先搬到一起住,再举行婚礼。”

  为何曾经喊着“不轻易合资”的魏建军,看上了宝马?

  其实,并非像大多媒体所说的,双方合资为了进一步填补双积分的空缺。即便有这一因素,那也是后话,毕竟距离光束首款车的到来还有两三年的时间。

  而长城真正看上宝马的无外乎三点:一是宝马豪华品牌的影响力。要知道,在长城的34年里,始终没有走出过河北省保定市,而一个民营企业想有出头之日,不仅仅是对销量有着较高的追求,同时更是希望整个品牌都能提升一个档次,而不再像人们对自主品牌传统的认知。可以说,WEY品牌的创立,就是长城由平民向高端的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WEY的定位就是买得起的奢华,简称就是“轻奢”品牌。然而,即便是大力宣传,这一次尝试也并未给魏建军满意的答卷。从市场表现来看,去年12月开始,WEY旗下产品销量明显下滑,其中VV5、VV7以及WEY P8的总销量才万余辆。而今年上半年,WEY产品的总销量仅占长城全部车型销量的2%。

  与宝马的合资可以说是给了长城一次再次触探豪华的机会。不仅如此,宝马在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也同样能够为其合资品牌车加分不少。至少从消费端来看,搭上宝马品牌的豪华车元素,外加上Logo、车身、内饰等的精心设计,想必比WEY品牌车的卖点要更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未来的共享化出行领域的发力。今年3月,宝马和戴姆勒以50:50的股比专门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主要是进一步探索共享出行业务。对长城来说,宝马在共享出行领域的资源和技术等诸多优势,将为今后双方可能会进行的共享出行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自主、合资和外资品牌的竞争还不够,还掺入至少几十家新兴造车企业,车型从A00级到SUV、MPV,甚至物流车等,无孔不入。而进入市场较晚,且目前仅有C30EV和WEY P8插电混动两款新能源车的长城,连自主品牌去年销量的前十名都没有进入,又该那什么与之竞争。与宝马的合资,至少在气势上就为其提振不少信心。

  “英雄救美”还是另有意图?

  宝马为何选择了长城?其实并非是想在新能源上帮长城一把,所以“英雄救美”就不成立了。因为需求才有合作。那么宝马的需求又是什么?

  在国内传统车市场,宝马、奥迪、奔驰三家“死对头”常被进行销量PK,去年在国内豪华车销量排行榜中,奥迪夺冠,宝马与奔驰平分秋色。而在新能源领域,这两家企业又在着手做什么?奔驰不必说,早在2014年就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腾势品牌;奥迪在今年6月份就入股了上汽大众,最快将在2022年携新产品进军中国市场。宝马又怎能示弱?

  其实此前宝马已经推出了i3和i8两款新能源车,但由于续驶里程不足、价格过高,最终也并未以科技感和高颜值征服消费者。这就是宝马似乎不太懂中国消费市场的需求,没有抓住消费者的味蕾。而与长城合资,将弥补其这一短板,使产品下探到精准的用户市场。

  此外,眼下中国新能源合资股比放开在即,合资潮袭来,江淮、众泰等自主品牌早已名花有主,长城是为数不多的尚未进行对外合资的国内车企中,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比较完善的。一是新能源品牌的多样化,如长城EV、WEY,以及新推出的欧拉品牌。二是长城在电机、电控、电池领域的布局。根据长城汽车官微公布的信息,长城已经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车间、试验中心等。三是,长城还在韩国京畿道城南市和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对宝马来说,其纯电动版MINI的国产化在长城的帮助下指日可待,而比较完善的系统将更利于双方合作进程的加快。四是双方在燃料电池的研发上也情投意合。

  神秘的光束能否带来惊喜?

  根据11日魏建军透露给媒体的最新消息,合资品牌光束的首款新车或为紧凑型纯电动SUV,样子比哈弗H6小一点,大概续驶里程在500km左右,质量标准和MINI一样。

    从以上信息便能大致猜到,新车一定是集合宝马和长城各自的优势来研发生产。此外,长城官方也透露,第一款车将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而第二款车则是MINI品牌。此外,这两个品牌将共用合资公司面向全球市场的新一代纯电动车平台。

  无论是纯电动MINI还是神秘新车,不可否认,2021年到来值得令人期待,但也不得不说,其面临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一来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出,届时无论买车还是卖车,都不再享受政策的“红包”福利。因此,车型的定价是个难题,既要考虑到研发和生产成本,同时又要兼顾消费者的购买力;二来,根据众多车企公布的2020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划,届时,不少新车型上市,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如此,技术的提升或许也将会出现更多续驶里程500km甚至以上的车型。最后,特斯拉Model 3届时也要下线,目前已来中国建厂,其出现或许也将引起市场竞争的“蝴蝶效应”。

  因此,前方大路硝烟弥漫,留给光束的时间和机会似乎并不太多了。

  编辑点评:在新一轮合资潮来临时,长城与宝马合资再度引起一阵喧哗。而近一年来,中外车企的合资合作案例多了,自然就屡见不鲜。什么大众江淮、福特众泰等。随着中国政策和市场对外资品牌的开放和包容,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线的又一波合资企业陆续出现,特别是在夹杂着新势力造车、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届时市场的混乱不难想象。而企业如何在混乱中找准定位,脚踏实地坚持自主研发,同时吸纳更多优质的核心技术,才是长久立足的根本。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2011-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6 乌徒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